“本以为工资要打水漂了,没想到法院帮我要回了血汗钱,真的非常感谢!”近日,裕安区法院顺利执结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,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胜诉权益,获得当事人的称赞。 案情回顾 1 2022年年初,原告李某受雇于被告孙某某,在其承包的工程项目上从事劳务工作。2023年1月,孙某某向李某出具欠条,载明“今欠到李某2022年工资款贰万陆仟元整(26000)”。此后,李某多次追要所欠工资未果,诉至裕安区法院。经法院审理,依法判决被告支付拖欠工资26000元。判决生效后,被告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,原告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
执行经过 1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,执行干警依法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、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,经多方查控,执行干警发现其名下有一辆小型轿车,便立即前往车管所查封车辆,但该车辆一直下落不明,无法实际扣押。2024年1月24日,接到申请人举报线索后,执行干警迅速行动,成功扣押涉案车辆。 1 考虑到如果进行司法拍卖,用时较长,且案涉车辆价值不高、年限偏久,变现价格不足以清偿欠款,执行干警认为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才是最佳解决方式。近日,执行干警再次联系被执行人,通知其来法院商讨执行事宜。“这笔工资都拖欠两年了,你也要理解申请人生活上的难处,拒不履行还款义务,我们将对你依法采取强制拘留措施。”“如果主动履行支付义务,可以避免车辆被拍卖,产生不必要的评估费用等。”经过执行干警严肃批评教育和反复释法明理,被执行人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,当即联系其亲友转来21000元,不足部分,申请人自愿表示放弃。该案顺利执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