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阅读470
  • 回复2

[六安事儿] 金安区孙岗镇试行覆膜机插秧技术解决稻田“草害”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4-6-12 09:0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| IP未知
       端午前后,插秧正忙。田间地头,一台台插秧机在田间奔忙,一排排翠绿秧苗焕发勃勃生机。
01_01_12928.jpg

  6月7日上午,在金安区孙岗镇昭庆村春禾育秧中心的一块试验田里,农机手陈功柱驾驶着覆膜插秧机在田里来回穿梭。与寻常插秧不同的是,覆膜插秧机在插秧的同时,还为水田铺上了一层黑色的地膜,所过之处,打孔、覆膜和插秧一气呵成,划出一条直线向远处延伸,一株株嫩绿的秧苗从黑色薄膜的孔洞中探出头来,这一套“花式”插秧的工序,一台专用插秧机就能全部完成。

  “这台覆膜插秧机是在普通插秧机的基础上改装而成的,加装了全自动覆膜设备和北斗卫星定位系统,实现机器自动驾驶、自动转弯,在减轻农机手对机器操作负担的同时,也能精准地控制地膜之间的距离,减少空隙,进一步防止后期杂草生长。”春禾农机服务中心负责人朱云飞介绍,目前这样一台覆膜插秧机,一天能作业40亩地。随着插秧机的移动,前轴自动将地膜平整覆盖在地面,后轴直接把地膜刺破将秧苗插进水田里。


  为什么要“多此一举”,给稻田盖上地膜再插秧?


  朱云飞告诉记者:“除草一直都是水稻种植,特别是优质水稻种植的一大难点,覆膜插秧种植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种植方式,这层薄薄的地膜,能够有效控制水稻生长的环境,抑制90%以上的杂草生长,不再需要给稻田打除草剂,仅除草这一项,每亩地就能节省100元左右,种出来的水稻也更绿色、更健康,为水稻绿色生产提供了新方案。”


  使用地膜会不会有污染?孙岗镇农综站站长崔时奎给出了答案:这层黑色的地膜是全生物降解地膜,降解过程中没有二次污染,还能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。


  “今年,我们在流转的土地中拿出200亩土地,试用水稻机械覆膜插秧技术。相比较传统机插秧,多了一道铺地膜工序,看似每亩田成本增加了200多元,其实有很多好处。”朱云飞说,水稻插秧时节多为夏季,气温比较高,水分蒸发快,这层覆盖在水田上的地膜算得上是“节水能手”,减少水分蒸发,稻田无需反复灌溉,可实现节约灌水70%以上。此外,覆膜后,肥料利用率和土壤温度都会提高,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,减少农药用量和农药污染,不但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,降低种植成本,而且种出来的粮食也是绿色优质的。


  对于记者提出的地膜使用是否增加种田成本,朱云飞给记者算了“两笔账”:水稻有了这层“薄被”,利于保肥保水、增温增产,每亩可节省人工除草成本,还能使水稻增产10%以上;地膜3个月后会逐渐分解,对土壤及作物无毒副作用,种出优质稻米的同时,也保护了耕地,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“双赢”。


  据了解,作为全市首例覆膜种植技术使用地块,若试验结果显示覆膜种植具有明显优势且效益显著,将有望在当地进行推广。崔时奎表示,覆膜机插秧技术的使用对提高粮食产量有着积极的意义,全镇有11.17万亩耕地,流转50亩以上耕地的种粮大户达430多户,近日将组织全镇种粮大户来试验田观摩学习,并通过后期对使用覆膜机插秧技术的水稻产量、结构、品质等多方面数据进行综合考量,推动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,促进当地水稻的绿色、高质、高效发展,惠及更多农户。来源:皖西日报   
本报记者 康家佳 文/图
六安论坛
发表于 2024-6-12 15:14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广东
科技在发展
六安论坛
回复 鲜花 臭蛋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4-6-12 15:14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广东
现在农民没那么苦了
六安论坛
回复 鲜花 臭蛋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侵权举报: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,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;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;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举报微信号:点击查看